善观

没有什么可说的。

《八月》:一曲如梦似幻的少年往事


不知为何,有关于《八月》这部电影,仅在第一次看到某张电影海报时,就感觉它会是一部我喜欢的类型。黑白、少年、九十年代,这些过于久违的元素,莫名闻到一丝旧时光里令人惦念的味道。


我是一个出身在九十年代的人,因此对于那个年代的记忆更多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的。记忆中儿时的家门口也有台球案;祖父时常骑着被称为“二八大杠”的自行车带我兜风;父母亲也会带我去那时的歌舞厅。暖水壶、挂钟、录像带、台灯……这些电影中的各类家庭陈设都再熟悉不过;最重要的是电影中那专属于九十年代的夏日记忆,西瓜的清甜与泳池的消毒水充斥了整个夏天,那个空调还没有普及年代,空气中流动着燥热与蝉鸣,再也追不回了。


如果单从情节上看,《八月》可以说一部平淡至极的片子,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,也没有发人深省的立意,可它并不无聊,你会一直坐在荧幕前,看着那些本就停留在你回忆里的片段徐徐展开,像是重新做了一个有关于年少的梦。


电影的主人公张晓雷,一个即将在1994年升入中学的普通男孩子,迎来了一个没有课业负担的八月。他有着所有少年都会有的困惑与躁动:被大人念叨上重点中学的问题;小心翼翼地感受着家中父母紧张的相处方式;窥探着对面会拉小提琴的女孩;盲目崇拜着街头小混混,会因此偷偷在夜里练习双截棍。事实上,这个看似整日四处乱跑,没心没肺的男孩,并没有那么快乐。


在他的眼中,周围的一切在那个夏天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。这座北方小城中的电影制片厂里,在某次陪伴父亲剪片子时,窗外广播里是厂子要改制的消息,家中的气氛日渐紧张,似乎所有人都一夜之间对于未来充满了迷惘。就这样不经意间,他似乎目睹了一场时代背景下的变革。


然而无论是多么大的变革,当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时,却又显出了微茫的无力感,毕竟日子还是要继续,人生所有的境遇,无论欢喜困苦,最终都会通向另一些出口。家人还是用金钱与关系搞定了晓雷的上学问题;父亲决定“低下高贵的头颅”,跟随他人坐上了离家的长途车寻找出路;厂里的小混混在某个下雨天被警察带走,等回来时身旁已是另一番光景;甚至晓雷印象中亲戚之间模糊地隔阂,也终究会在一张合影中达到和解。八月过去之后,所有人又开始相信生活会朝着更好的方向走去。


每一代人,都会有每一代人的惶恐需要去经历。只是无论在多么巨大的时代洪流中,日常生活永远都会那么平稳地进行下去,在一蔬一饭间,在三言两语间。都知人世艰难,然而世人坚忍。


八月的时光匆匆流走,我们的一生中,会有很多个八月,可是你终究回不去曾经的那个八月。所有发生了的,到头来又像是什么都没发生,无论好的坏的,终究都会离你而去,最是握不住,才最值得追忆。片中最后有一段:晓雷在夏末时与昙花的那张合影,羞涩的少年半蹲在开得正好的昙花边,嘴角有隐隐地笑意。整个夏日时光,只留下了这张与昙花的合影,这,大概就是影片所说的:留住好时光吧。


全片以黑白影像为主,只有影片结尾,一段有关于父亲在沙漠片场的镜头是彩色的,仿佛色彩是现实与回忆的分割线。少年的记忆是一场黑白的梦境,然而影像是彩色的现实,它不带情感地记录下发生的一切,并且永远停格在了那一刻。


片中几乎没有一句令人感到深刻的台词,对白日常到惊人的地步,可就是这种“狠如日常”的对白,却最戳人心。你在里面听到了与自己父母的对话,与朋友的对话,与自己的对话。甚至某些场景,也像是曾出现在你的过去里,你的梦境里一般。


我时常想电影对于世界的意义,或许有人为之赋予教化的意义,有人为之赋予救赎的意义,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,就是单纯地记录。真实的生活中,悲喜常有,深刻却是鲜有,非常喜欢影片里晓雷懵懂的视角,时间与记忆都是滤镜,淡化掉所有时代背景下沉重的东西,只留下了一个干净寂寥的八月,足够了。


《八月》像是散文,片段式地记录下一些往事,里面穿插着现实也穿插着梦境,有点温柔,又有点伤感,在这样安静梦幻的笔触下,恰巧完成了那些对于平淡而又重要的人生时刻的纪录。


愿你在电影中,亦能重拾一场有关于好时光的追忆。

评论

热度(7)